当前位置:正善放生 > 佛法修行 > 正文

终极揭秘:佛七讲话深度解读,净土法门直实解析

2024-04-26 09:33作者:admin

佛七讲记》第五集,第七十八年,第四期,第三天,净土法门,直接确认,直接进入法界

净土法门是一种深奥的教义。佛陀毫不怀疑地说,这样的法门是世间最难相信的。

法华经》说,诸法实相,唯佛与佛,方能证悟。就法门而言,佛说:"从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正说法。就现实而言,若论西方,十方皆是西方。为什么呢?在一真法界,一即一切。所以,净土法门非常深奥,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浅显。佛陀把深奥的佛法放在大方便中。

诚然,净土法门是一种深奥的教义,但净土法门强调的是行动而不是理解。所以在念佛时,不要把教义放在心里。放下你所理解的一切,只提一句佛号。如果在念佛的过程中,你还在想那些深奥的道理,那都是独头意识,是妄想。你在无量劫中堕入生死,就是这种妄念的结果。因此,当佛号一起时,一定要修行,断除生死流转。在念佛的间隙,一定不要想道理和教义。

净土法门强调修行,而修行有三种。我们都知道,它们是信、愿、行。信就是相信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愿就是见到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行就是念佛,就像失去奶水的孩子呼唤母亲一样。

信、愿、行虽然是三种方便,但都是一心。因此,每个人都要一心一意地信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地信佛往生,不要有其他的念头。一心求见阿弥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作他想。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如子称母,不作他想。

信、愿、行三者合一,心无杂念,是为善心,安住不动,是为善念。

这也是善思。这个法门与曹洞宗的法门有相似之处。禅宗讲的是静虑与修行,净土法门是一心念佛,不作他想,这与禅宗的静虑与修行相似。

不过,两者还是有一点区别的。静观的境界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念佛的净土法门是 "归去来兮,不问归程"。净土法门的念佛法门是 "归去来兮,不再问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路上的风景;"归去来兮,不问归路",就是已经回家了,不需要再问路了!

初学念佛,这就是修行,信、愿、行,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之后,也是信、愿摄一心。到头来,锄禾日当午,实现的还是信、愿、行三者合为一心。所以,老德说,一句佛号念到底。与其他法门不同。不必改题。可直接证入相,直入法界。

本来,在一真法界中,一切法都是一法,没有差别,因为众生的根性不一样,所以佛说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就是一法,一法就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是法门,一法是实相。无量即一,是诸法实相;一即无量,是诸法实相。

念佛时,应专注于行,而非专注于理。念念皆是生死流。只许发心念佛,心外别无他法。

思考教义是为了指导你修行,如果你的修行开始了,就不要再思考道理了。

大海无边无际,牛饮一桶,蝇饮一滴,满载而归。每一个念佛人也是如此,各凭本事,各尽所能,尽其所能。

常知一心生万法,万法归一心。虽入万法,不可执着。如果还想着道理,执着于道理,那就是无所不包的执着。若不执着,一心念佛,直入实相。古人说,念佛法门可以直入无为。直入无为就是直入实相,直入法界。

此法门甚深甚深,佛以大悲大方便说之。

因此,当你修行时,当你听到佛号时,一切杂念都会消除。你不去想其他法门,你只想弥陀。因此,这个法门也类似于参禅,但比参禅更方便。开悟的果位很深。经中说,他国有许多众生一生成佛。一世成佛,岂能不深奥?

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开始念佛。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