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善放生 > 佛法修行 > 正文

禅意盈心:细品《劝修净土诗》第七首的禅意人生

2024-04-19 10:19作者:admin
禅意盈心:细品《劝修净土诗》第七首的禅意人生

劝归净土诗第六首和第七首

好,请读第六首诗。"庄严自然非外得,自然果报无穷尽。一尘入万尘,万法含一法。人在瑶池中倒影,身游佛国地空空。色心正处,忘境自融"。嗯,西方极乐世界的仪正庄严无穷无尽,就叫庄严庄严。什么叫自然庄严?就是叫法性。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是依性而发的四十八大愿。能依法发愿,说明发愿的菩萨至少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只有大菩萨才能称得上是能表现真如本性的菩萨,而一切庄严都是真如本性的表现。好,既然叫本性,我们就来看看这个 "性 "字。天台宗有一个词叫 "性具造化"。我们业力凡夫的现前一念中观心也有 "性"--即有佛的智慧德相,有法界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功德。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无尽庄严,也是我们众生所具有的庄严。因此,无论我们观察那么,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享受到了一切的福德智慧果报,这也是佛法中自然存在的。比如我们的饮食,你心念一动,七宝衣钵自然就现前;我们要穿一件衣服--七宝的衣服,你想要什么宝物,想要什么款式,想要什么颜色,你心念一动,都会自然现前。还有我们住的宫殿、所有的花、香、幢、幡、宝盖--我们供养给其他世界或本地佛和菩萨的所有供品--所有供品,你只要动动念头,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面前。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数量没有限制,无穷无尽。仔细想想,这真是太神奇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受苦?就是因为没有自然的果实,我们才会受苦。我们吃一点饭都很难,耕田难,插秧难,收割难,打谷难,...... 难。穿点衣服也要耕种。得到任何东西,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连生存的资源都越来越少,你必须拼命竞争。它没有自然存在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福报不够。既然没有自然存在的东西,我们就必须通过劳动和竞争来获得。那么,这种想法让我们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一尘就能遍入万尘,一佛国就能遍入十方无量劫,同时,其他一切微尘也都集于一尘。因此,在一粒微尘中,可以显现十方无量劫。这就是 "一而多"。一法能遍一切法,同时一切法也能在一法中得到:一多相。这就是万法无碍的境界。

在这七宝池内,有四色莲花,莲花也是光色交错。莲花里面是八功德水,水非常清澈。那水不是氢氧之水,而是七宝之水。由于水就是七宝,而七宝又相互重叠,所以水的层次非常微妙。水的层次结构有七宝的立体反映。然后,每件宝物都发出相应的光,拥有相应的颜色。这些不同的光和色相互渗透、相互映衬。这水也非常清澈,所以当一个人的身影投射在水面上时,就会出现这个人的倒影--影子。人有倒影,说明水非常清澈,所以才会显现出清晰的影子。

好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获得了种种自由,可以分身散影,化身玩弄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他达到万物无碍的境界时,距离的概念就会全部化为虚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来说,他没有我们所感知的那种十万亿佛刹的遥远距离。十万亿佛刹的空间距离是建立在我们凡夫这种生灭心的基础上的。我们的心中还有时间和空间,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幻觉。如果证悟了诸法空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那么其他方位的劫就可以在一念之间消逝;在一念之间,就可以经过许许多多的劫,做许许多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佛事。在这种 "虚空 "中,"劫 "是可以融合的:一念可以绵延无量劫,无量劫也可以融合在一念之中。这种 "大地的虚空 "意味着空间的距离被打破了。

你要看到,我们可以在《无量寿经》中感悟到这一点。阿难尊者讲完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永恒庄严,便想见一见阿弥陀佛。在两土世尊的加持下,他顶礼西方,愿见阿弥陀佛。当他念到 "南无阿弥陀佛 "时,他鞠了一躬,还没起身,阿弥陀佛就出现在他面前。当阿弥陀佛现身,放出金山一样的炽盛光明时,大家发现,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天界的宫殿、修罗的宫殿、人界的宫殿、畜生道的宫殿、饿鬼道的宫殿、阿鼻地狱的宫殿,以及其他方位的佛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宫殿,都尽收眼底。当它们全部呈现时,想想看:在佛光的照耀下,我们认为遥远如十万亿佛刹的空间距离被打破了。

其实,西方极乐世界就在那里。为什么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他,他一弹指、一闪念、一伸手就走了?为什么他走得这么快?即使你以光速旅行到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你也必须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概念。所以,到达万物无碍的境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

那么,这样一来,无论是极乐世界的心法,还是它的色法、依他起法、正法,都是真如法性的显现。真如法性是没有障碍的,是绝对的,是完美的。所以它的本源没有任何障碍。就像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任何障碍。可能很多很多人都可以站在一个空间中间。不像我们有血有肉的人,如果你在这个空间里,第二个人不可能在这个空间里。为什么?在西方极乐世界,他是一个无障碍的境界。有可能在同一个空间里,相互能够在这个空间里生存。就像光与光、影与影、香与香。香与香在一个空间,它没有障碍;光与光在一个空间,它没有障碍。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逻辑思维,我们很难理解。但它一定是圆融无碍的。为什么像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法界大地,众生往生的地方,却能容纳所有的众生呢?如果有障碍,他可能会说:"我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人"。但在西方极乐世界,它能容纳所有众生。它就是没有障碍i其实,无碍的境界来自于:只要我们的执着凡情超越了、消失了,那么色法、心法、依他起法、正等正觉,所有这些心境都是一体的。心和境是一样的,到了真如自性的层面,就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庄严的时候,就能够领悟到当地的景象:真如--法性--实相--涅槃。通过这样一种万物无碍的境界,我们就能立刻觉悟到自己的本性,从而开悟,灭除无明。这些境界--权衡自然和庄严的境界--都是来帮助我们修道的。

请看第七首。"琼枝瑶草色常新,世外春风别有乾。红藕藏娇金砌鸭,绿珠帘映玉楼人。尘沙不计水,沧海可量鸿儒。伯弟亦能容入会,何时能与圣贤亲?" 好,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这些诗句都是对报应庄严的描写,通过这种描写,最后在信仰和愿望中实现了报应。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它的宝树也是琼枝玉叶。琼枝 "就是那种带红色的玉。"琼枝瑶草 "一般用来表示长生不老的境界。仙界的一种吉祥草叫瑶草。它表示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态非常吉祥美好。草、树的枝条、颜色--它们不会枯萎--是永恒的、新鲜的。这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世界--法性土。因此,这些花草树木都是顺应本性的,没有衰败和变化。所以,这种 "世外之春 "并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能看到的那种春色。春天代表着生机勃勃。这就是 "世外春色"。我们的世界是因缘所生,有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称为四维时空连续体。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也讲四界,但它的因果缘起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显现的。他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性功德,就像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讲的那样--"正道大悲,善根出生"。因为阿弥陀佛是因地的法身菩萨,他观察到其他有时间和空间的世界的那种秽土是建立在众生虚幻的业力基础上的,所以他要发愿建立一个清净的刹土。众生的污秽之土被他颠倒的眼光所揭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由他的正见--真空妙有的中道见--建立的。他的这种正见,能够产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道大慈";这种大慈大悲的动力,结晶出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的蓝图,经过无量劫的功德积累,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种大慈大悲不是世间的,是世间的--世间的功德。因此,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慈大悲不是世俗的,它是世俗的--世间的功德。好了,进一步说明:这里到处都是荷花。在这里,我们特别要说的是 "红莲花"--红色的莲花。这是一片非常密集的莲花。莲花从它的宝池中延伸出来,可以藏 "金鸭"。这里有黄金砌成的台阶,鸭子在这里行走自如。荷花的叶子能够遮住它,就像把它藏起来一样。这指的就是宝池的情况,有鸭子。岸边有宝塔。这里的宝阁拟为玉阁。白玉亭或红玉亭内有人--有逝者。它的帘幕上缀满了绿色的宝珠。珠子有光有色,映照着玉亭内的人。这就是 "绿珠帘映玉亭人"。

这就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亡灵,他的出生地是莲花,他的居住地是宝殿。这里有声闻、天人、菩萨,他们的数量非常多。这里我们要谈到 "声闻一代"。声闻人就是阿罗汉。说到 "声闻",还包括 "缘觉"。通过观察十二因缘而开悟的羯磨菩萨--或称 "白教菩萨"--都属于 "声闻辈"。在《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中,都提到了这种 "声闻"。阿弥陀佛的声闻弟子无量无边。即使许多有阿罗汉神通的人共同计算阿弥陀佛初会声闻弟子的人数,也无法计算清楚。所以才有 "尘沙 "一词。尘 "指的是把一个刹土变成一粒尘埃,你能数得过来吗?沙 "指恒河的沙,恒河里有多少沙也很难计算。这比喻无法计算听声音的人的数量。因此,不仅声闻人数无穷无尽--无法计算,菩萨也是如此:从十信位到地信位都有菩萨。好了,这些都是圣人!他方世界的四土分为声闻人的四土和菩萨的四土,声闻人在方便有余土,断见思惑;菩萨在实证有余土。所以,我们凡夫其实是不能往生实权土和方便有余土的,但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特别之处--"菩提国土,亦能容会"。所谓 "菩提",是指我们因果凡夫连烦恼都没有断,见思惑还大量存在。但是,即使是菩提凡夫,也能以自己的信心和愿力,感召弥陀的力量,随业往生,一到那里,就与声闻、菩萨同在莲池聚会--圣会。那么这件事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例如,在我们这个萨哈世界,现在也有四个地球。我们是凡人和圣人共同居住的地球;有圣人,也有凡人。那么圣人在哪里呢?例如,在一些名山中就有菩萨: 文殊在五台山,普贤在峨眉山,观音在普陀山。但普通凡人除非有特殊的因缘,否则是见不到的。所以,在凡圣同居之地,我们与圣人是有隔阂的。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只能感受到时空的状态不过,极乐世界有一个特别之处。在《阿弥陀经》中,我们读到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 "诸上善人 "可不是一般的善人:声闻、缘觉都是善人,菩萨也是善人,一生补处的菩萨才叫 "善人"。所以我们一去,就能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同行,这是其他世界所没有的。因为《金刚经》中有 "诸上善人会一处 "的说法,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土是可以融为一体的。我们业障凡夫到西方极乐世界,与凡圣同居一土,但在凡圣同居一土中,我们可以看到声闻、菩萨,甚至阿弥陀佛。这就等于凡圣同居土,包括上三土,这是其他世界所没有的。

这些菩萨都有大功德。无量寿经》中讲述了极乐世界这些菩萨的种种功德。经中用了二十三个比喻来形容他们的功德之深。说他们的禅定像须弥山一样坚固不动;他们的智慧像皎洁的日月;他们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孕育着各种功德宝藏;他们的断除烦恼的智慧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烧尽烦恼的柴火;他们的平等心和忍辱心像大地一样;他们清除污垢和秽物像清水一样;他们的慈悲心像虚空一样广大。你说,这样功德深厚的大菩萨,我们一去,就和他们结为殊胜的朋友,携手同行,这样就在道上起了很大的增上作用。那么,既然菩提凡夫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所有的无上众生聚集在一起,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向往,非常值得我们求生。这样,我们就会非常渴望:我什么时候才能去极乐世界,与这些圣人亲近呢?所以我们要谈这种希望、这种憧憬、这种喜悦的愿望。一旦到了那里,我就会有 "会诸上圣于一堂 "的大功德。

--庚寅五年五月初七,大安法师在东林寺开示。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